Tuesday, November 22, 2005

汽车政策与利益分配

2005年10月19日,政府公布了国家汽车政策架构及税务架构,国人期待已久的国家汽车政策,总算有了个眉目。可是,它并没有给人带来什么惊喜。不要说对目前国产车危机有任何前瞻性看法,就是对闹到满城风雨的AP 丑闻,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。

AP政策的弊端,普腾今日所陷入的困境,足以说明问题。前首相马哈迪医生,始终坚持有关政策是好的,只是在执行上出了问题。由于是AP制度的始作俑者,他这种死不认错的态度,不难理解。但旨在解决国产车危机的新国家汽车政策,虽同意最终放弃AP制度,却没有具体的进程规划,显然决心不足。

新政策对AP采取了所谓4大措施,即:
1. 冻结发出进口新汽车品牌的特许AP;
2. 明年停止发出“改装车辆”的特许AP;
3. 允许土著控制的上市公司直接申请AP;及
4. 通过公开AP进口1至5年车龄的二手车辆。

有趣的是,这几项新措施,似乎都和前首相马哈迪医生的严厉批评有关。说明了它的重点,似乎着重于利益的重新分配,并没有改变AP制造成国产车失去竞争力的最严重弊端,也没有解决加重国产车消费者的负担,以肥极少数“AP大王”的不合理现象。

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拉菲达,在内阁的指示下,于2005年7月14日致函给前首相马哈迪医生,向他解释有关AP所引起的各项问题。在覆信中,马哈迪列出了拉菲达的7项“虚假说法,以掩护她本身的错误”,其中包括:

· 马哈迪否认是他批准 Naza Kia Sdn Bhd 的 Kia Carnival 品牌,给予国产车的地位。他指责拉菲达在该汽车仅拥有18%的本地组件、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,擅自作出有关批准;
· 指责拉菲达拒绝执行他的指示,以调查通过AP进口的汽车,其进口价(Landed price)为什么这么低;
· 指责拉菲达对2004年所发出的AP数量,提出三个不同的数据,指出AP的总数若限制在上一年国产车总数的10%的话,那么2004所发出的AP数量,应比拉菲达所提出的三个数据都来得小才正确;
· 指责拉菲达发出一种进口所谓“改装汽车”(Tuned-up car)的新AP,其实这些汽车根本没有改装过。这等于说拥有这类AP者,可以自由进口各类型的汽车;
· 指责拉菲达所公布的1800cc以下的进口汽车的数量,即17,455辆是缩小了的数量;
· 指责拉菲达误导内阁接受亚太贸易协定,因为她没有向内阁表明有关协定的第二条款,对我国的国产车是不利的,该条文的内容为:任何汽车,若40%组件是来自任何一个亚太国家,有关汽车即可被视为有关国家的汽车;
· 指责拉菲达把AP发给条件不足的少数几个人,其中两人在2004年获得13,342张AP,在2005年则获得16,785张AP。

无可否认,新国家汽车政策有关AP的四大措施,显然试图解决或缓和马哈迪的上述多项指责,但对Naza Ria 的国产车地位却保持沈默。

为了说明Naza Ria 的国产车地位是拉菲达背着首相,私底下给予批准的,马哈迪还特地公布了Naza Ria Sdn Bhd 于2002年5月21日致给他(当时首相)的一封有关的信件,以证明该公司并不是要求他批准Naza Ria 的国产车地位,而是有如该信第7段所说的,请他“提出劝告和促成此事”。

但有关封件的第1段就通知首相,该公司已经向国际贸易与工业部提出申请,要求贸工部发出执照给该公司,作为生产Kia 品牌汽车的装配厂。而该信件的第8段,则对“首相和政府的一切协助,使此事受到考虑及批准,表示珍惜和感激。”

因此,首相在有关信件上所批示的“我不反对”(Saya tidak ada halangan),也可以被视为首相不反对国际贸易和工业部“考虑及批准有关事宜”。而且首相还承认:“我确实在2003年8月27日出席了该车的推介礼,宣布它的国产车地位。”

既然反对,为何又出席它的推介礼,并亲自宣布它的国产车地位呢?马哈迪本身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。根据2005年10月15日马来前锋报的报导,马哈迪说,在推介该车时,他惊异地发觉到,该车已经重新命名为Naza Ria 并已取得国产车的地位。这时他想离开却已经太迟了!

第二种说法,见诸他答覆拉菲达的有关信件中。马哈迪说,他之所以会宣布Naza Ria 为国产车,是他相信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已经做出审查,该车已经满足了作为国产车所应具备的一切条件,包括本地汽车组件应占的比例。可是,在接下来的内阁会议中,他才得知,Naza Ria 的本地组件只占18%。显然他已经被拉菲达“耍弄”了!

这两人之中,到底谁说假话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发生在像马哈迪这样的“威权者”和他的所谓“亲信”之间,竟然还有如此见不得光的“你虞我诈”,巫统高层腐化到如此地步,如果不是从老马口中讲出来,真是难以令人置信。

指出这一些,是为了说明所谓国家汽车政策的制定,事实上并未能真正摆脱巫统内部朋党利益的争夺。事实上,在目前西方一些经济先进大国,汽车工业也陷入危机,有的甚至倒闭的情况下,政府若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愿景,说明像我们这样的“小国寡民”,同来可以维持具有经济效益的国产车,那么,不论包装的如何美丽的国家汽车政策,都可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期待在一两个月后即将公布的国家汽车政策,既能解决目前AP制及国产车政策所存在的弊端,又是真正有利于我国汽车消费者、汽车业及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,似乎是不可能的。(22/10/2005)

No comments: